教学微课 | 小费虽“小”,学问很大
前些年网络上流行过这样一件轶事:一名老外到中国旅行,在一家餐厅用餐结账后,自然而然地往桌上放了几张小面额的钞票,想作为“小费”来感谢服务员的招待。怎知,“拾金不昧”的服务员以为老外把钱忘在了桌上,赶忙追上前去,把钱款还给对方,老外顿时被弄得云里雾里,经过提醒才了解原来在中国并没有给小费的习惯,文化差异导致了误会的产生。
这个段子在现在看来有点过时了。一来出国旅行对于人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,在小费文化普及的西方世界,出境消费的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养成了给小费的意识;二来随着国内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,已经有相当多的餐馆“自觉”地接受起了小费,所谓“5%-10%服务费”,亦是西方小费文化传至国内的产物。
别看就这么“小小”的一笔费用,其内涵可值得一番仔细推敲。大家都知道小费的英文是tips(注意,通常是复数),这一词义的来源已经很难考证了,业界权威《牛津英语词典》给它的词源备注为“unclear”;另一说该词作为小费的用法在17世纪至18世纪间形成;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解释它是来源于18世纪英国餐厅桌上放有“to insure prompt service(保证服务迅速)”的碗。不管怎样,给予小费的核心是对于服务员工作的肯定,这也正是小费的正式英文名称“gratuity”的内涵所在。
小费真正让人犯难的是“到底给多少”的问题,这个问题不仅受服务的质量高低的影响,还要考虑众多因素:给多了觉得没有必要,花了不必要的钱;给少了怕造成尴尬,在国外损害民族形象等等。以小费文化的起源国英国为例,10%是餐饮场所的普遍小费费率,而在伦敦等大城市,这个数字就会提升至12.5%。但在自助化程度较高的消费场所,例如书店、超市等,就不需要给小费。
那么在小费同样盛行的美国,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?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微课American Tipping Custom,从酒吧到宾馆大厅再到出租车,通过不同场合的小费规则了解小费文化背后的大学问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m0502eycwv8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